近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东省落实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着力打通专利转化运用的关键堵点,大力推动专利产业化,明确到2025年,全省高校、科研院所专利产业化率明显提高,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00亿元,备案认定的专利密集型产品产值超过850亿元。
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山东省是知识产权大省,截至2024年5月底,全省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26万件,位于全国前列。但一定程度上仍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问题。《实施方案》提出,聚焦专利产业化,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双重作用,着力提升专利质量、强化政策激励、打通关键堵点、优化服务环境,扩大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到2025年,全省高校、科研院所专利产业化率明显提高,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00亿元,备案认定的专利密集型产品产值超过850亿元。
《实施方案》从三个方面提出12项重点工作:
推动专利产业化,促进价值实现
提出梳理盘活存量专利、提升专利创造质量、赋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推进产业强链增效、推进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等5项重点工作,提升专利转化“源头质量”,助推产业强链增效。
强化政策引导,畅通转化渠道
提出完善高校、科研院所专利转化激励措施、优化促进专利转化政策导向、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3项重点工作,提升专利转化“主体动力”,促进专利产业化实施。
加强市场要素配置,优化知识产权服务环境
提出加强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强化知识产权金融支持、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服务知识产权要素国际循环等4项重点工作,服务专利与技术、资金、人才等市场要素深度融合,提升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水平,加速专利技术成果转变为新质生产力。
《实施方案》在全面落实国务院《行动方案》任务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山东实际,提出了具有山东省特点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突出机制创新。聚焦制约专利转化运用的堵点难点问题,特别是机制障碍性问题,提出深化成果赋权改革、优化收益分配、完善容错纠错等创新机制,解决专利转化的“动力源”问题。
突出问题导向。围绕高校院所转化运用渠道不畅通问题,提出加强知识产权运营体系建设、强化知识产权金融支持、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解决专利价值实现的“中梗阻”问题。
突出转化实效。聚焦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11条标志性产业链、未来产业等发展方向,实施产业专利导航工程、培育和壮大专利密集型企业、产业,推动专利技术产业化落地,助力“补链、强链、建链”。将专利转化运用的实效体现在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形成新质生产力上,解决专利技术对产业的“硬支撑”问题。
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将牵头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制定工作台账,明确责任部门、制定落实措施。联合相关部门出台配套措施,加快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工作进度,推动开展“一月一链”供需对接、项目路演活动,加强对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登记、专利产品备案认定等数据监测通报和考核评估,着力提升知识产权转化实效,赋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专利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扩大我省重点产业领域的知识产权竞争优势,为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知识产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