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州新闻网首页> 新闻> 头条

京畿大地涌新潮——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观察

来源:新华社     时间: 2022-11-10 16:18: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

连日来,新华社记者在一线采访看到,京津冀三地干部群众正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瓣瓣同心”携手同行,以实际行动努力谱写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携手同心谋未来

旭日东升,烟笼霞照,大运河碧水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串联京畿,奔涌向前。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引领下,北京通州区从远郊区跃升为城市副中心,地区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双破千亿”。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部署,让副中心建设者信心更盛、干劲更足。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党的二十大代表、北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长利立即返岗传达大会精神,将深刻感悟切实转化为推动副中心建设的行动力。眼下,他最关心的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进展迅速,正冲刺年底前基本完工目标。

这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图书馆项目施工现场(2022年11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刚刚立冬的北京清晨气温逼近冰点,但“三大建筑”工地的工人们忙得直冒汗。江苏人王威已来京务工7年,如今不仅成为北京建工施工队队长,还是北京市劳动模范、冬奥火炬接力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让王威备受鼓舞,他正带领工友们全力确保节点目标完成。“对一线工人来说,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把手里的活儿干到最好!”王威说。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雄安新区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这是大运河博物馆施工现场(2022年11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谋划推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他强调,要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创造“雄安质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成为全国的一个样板。

5年多来,雄安新区从“一张白纸”起笔,如今,重点片区和重点工程推进顺利,累计完成投资4700多亿元。“目前,雄安新区启动区基础设施基本建成,科技创新项目、高端高新产业加快落地。”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局副局长、启动区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葛亮说。

这是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建设现场(2022年10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经过京雄两地的共同努力,北京市以“交钥匙”方式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北海幼儿园、史家小学、北京四中三个学校项目已经全部交付,宣武医院项目将于2023年9月底竣工交付。“北京将加快推动这些项目与雄安方面签订支持协议,促进雄安新区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北京市京津冀协同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是河北雄安新区宣武医院项目现场(2022年7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交通一体化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进入11月以来,助力三地互联互通的交通项目捷报频传、振奋人心。11月6日,新建北京至天津滨海新区城际铁路南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京唐城际铁路、京滨城际铁路宝坻至北辰段进入运行试验阶段;作为京津冀首条跨省轨道交通线路,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正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这是在天津北辰区拍摄的动车组列车行驶在京滨城际铁路宝坻至北辰段(2022年11月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李佳骏摄)

北京市交通委协同发展处处长赵阳表示,以北京、天津为核心枢纽,贯通连接河北各地市的全国性铁路网基本形成,“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建成,有效推动三地间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加速流通周转,助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协同发展蹄疾步稳

“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首都发展,始终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坚定不移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走进位于北京地铁动物园站南侧的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极具现代感的大厅内,服务团队正在为新一批入驻企业对接最新落地的相关政策。

曾经的动物园批发市场,完成疏解腾退后,如今已成为金融科技企业的集聚地。“我们专门成立了加速器,为具有潜力的中小型金融科技企业提供专业服务。”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运营团队、北京熙诚金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倩说。

工作人员在位于首都功能核心区内的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工作(2022年9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动批”蝶变是首都转变发展模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样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京津冀协同发展8年多来,三地牢牢牵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探索出一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这是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星网)雄安新区总部大楼建设现场(2022年9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

“通过两轮疏解整治促提升,北京和天津、河北形成了协同发展的态势。”北京市发改委疏整促专项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正扎实推进这一专项行动,坚定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巩固区域性专业市场、物流中心疏解成果,推进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外布局发展。

从北京疏解出的产业,正通过机制创新,形成承接地新的经济增长极。在距北京200余公里的沧州渤海新区,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在国内首开“企业在河北、监管属北京”跨区域监管体制先河,目前已累计落地知名医药企业60家。

“2022年以来,河北深化与科技部和京津对接合作,推进协同创新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在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京津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河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龙奋杰说。

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党的二十大代表、天河应用研发首席科学家孟祥飞参加完党的二十大后,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新一代百亿亿次超算的应用研发创新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回顾过去5年取得的不平凡成就时,专门讲到了超级计算机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让我们备受鼓舞。”孟祥飞说,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已经成为京津冀地区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利器,每天超过15000项计算任务在这里执行,其中三分之二来自京津冀地区。

这是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2022年11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将“超级算力”等科技创新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正在形成。

高质量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京津冀协同发展正走向更高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穆鹏说,北京将持续把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重大历史机遇,加强与津冀协同联动,积极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打造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现场,建设者们正在抢抓工程进度。再过几天,站房核心区最底层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即将完工。

作为规划建设的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未来这里地上是繁华的都市生活圈,地下是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连接北京6号线、22号线、M101线3条轨道交通线路,以及京唐、京哈、北京城际铁路联络线3条铁路线路。

“我们将以优异建设成果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力争早日实现交通互联互通,让‘轨道上的京津冀’更加通达。”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枢纽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国华说。

“轨道上的京津冀”是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重要组成。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

“北京将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包括建设环京周边地区‘通勤圈’,京津雄地区‘功能圈’和节点城市‘产业圈’,带动协同发展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穆鹏说。

提速扩面“通武廊”区域“小京津冀”改革试验,加快更多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域集成办理,持续开展资质、标准、检验检测结果互认……高质量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试点示范正加速在天津落地。

“我们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新使命。天津要与北京、河北携手并进,‘瓣瓣同心’合力书写新画卷。”党的二十大代表、天津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戴永康说。

10月底召开的河北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紧紧扭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北京合作谋划布局康养产业和养老服务业,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沧州全力推动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党的二十大代表、河北省沧州市委书记康彦民表示,下一步沧州将深化与京津雄产业、交通、科技等领域全方位对接,加快错位发展、融合发展。

下好发展一盘棋,京津冀热土激荡澎湃。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京津冀协同发展必将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文字记者:涂铭、郭宇靖、张骁、王井怀、杜一方、齐雷杰

视频记者:刘思远、王君璐、马晓冬、夏子麟、谢晗、许健、杨子春、张硕、曲澜娟、张玮华、苏凯洋

海报设计:潘红宇

新媒体编辑:胡碧霞

[ 责编:张悦鑫 ]

编辑:
文章推荐:

精选专题






青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网站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青州新闻网 青州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范公亭路东首广电大厦1楼、2楼

网络信息安全举报电话: 3303015 邮箱 : qznews360@163.com

鲁公网安备 37078102000006号 鲁ICP备1100013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10008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