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滦平县于营村——赶上好时代 奔向好日子
来源:青州新闻网 时间: 2019-04-16 12:10:38
4月初的河北滦平,春寒还未褪尽,漫山遍野的山杏花,却已开始绽放。
滦平县平坊满族乡于营村,这个被燕山余脉环抱的北方小村,今非昔比。曾经,村民们虽心有不甘,却无力摆脱贫穷。如今,赶上好时代,全村齐力脱贫,幸福曙光乍现。
用村民孙英的话说:“以前,日子是一天天挨过来的;现在,是一天天奔着走的。”
“谁想就这么一直穷下去啊?”
正是植树时节。于营村中南部的扶贫苗木基地,十来个工人正弓着腰挖坑。
土地有些硬,夹杂着石块,镐下去咣咣直响。贫困户王桂兰64岁了,她用力一蹬,把铁锹踩进土里,再奋力地撬,树坑越挖越深。
王桂兰是穷惯了的人,她的日子是从牙缝里抠出来的。早些年,王桂兰去县城集市上买猪膘熬油,还被笑话。“买猪膘都是一斤起,哪有买半斤的?”
家里的几亩玉米地,就是她的全部营生。王桂兰也寻思做点别的,可“年纪大了,到哪儿也不要”。
长期以来,于营村成了典型的“灯下黑”:离县城虽近,但自身无任何产业,无法形成发展链条;县里一些好的项目,往往给了距县城较偏远的村乡。于营村前后不沾。
“我这辈子也就这样,没啥指望了。”话虽如此,王桂兰心里其实很不甘,“谁想就这么一直穷下去啊?连做梦都想有点余钱,给我那孙女买点吃的、玩的。”
后来王桂兰的丈夫又病倒了,花光仅有的积蓄不说,还欠下3万多元外债。王桂兰说,衣服可以穿旧点儿,吃的可以自己种,但“一摊上病,这天就塌了”。
扶贫攻坚给王桂兰撑起了一片天。得知村里要招工,王桂兰几乎是一路小跑着过去。担任公益岗的巡河护路员,一个月400元;兼职种苗木,一天80元;得空还能拾掇玉米地。她的双手宽大、粗糙,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劲儿。每天提早到岗做工,中午还不耽误照顾养病的丈夫。
更多的“王桂兰”们在扶贫项目中被招了工。于营村牛圈子沟的后山上,光伏扶贫项目如火如荼。沉重的钢架、构件,正被工人和村民运送到山上的各个角落,连缀成蓝色的海洋。
“困难是大山,就齐心把山钻;困难是洪水,就筑牢坝子”
扶贫推进的背后,有村干部的酸甜苦辣。
2017年9月,村里的光伏扶贫项目刚刚进入修路和征地阶段,有的村民误以为是地产开发项目,对修路加以阻挠;还有村民想把公共土地据为己有,借此索要征地费用。
项目被迫中断。
村主任陈永第一个冲到现场,站在村民中间,和村民摆事实、讲道理。“村民再激动,村干部不能激动。”陈永说,“扶贫当中,总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但你总得去解决。”
后来,他通过县里林业部门,辗转找出了多年前的一张林木所有证,证明施工山场确归村集体所有。“困难是大山,就齐心把山钻;困难是洪水,就筑牢坝子,稳稳挡住它。扶贫就是这么一点一点干出来的。”这是他常常跟村干部讲的一句话。
在村里,和陈永搭班子的,是刚刚三十出头的吕晓勋,他从北京被派驻到于营村担任第一书记。初来乍到,焦虑又没头绪。骑着一辆电动车,5个月的时间,跑了700多公里,相当于北京到滦平两个来回,走街串户,融入于营。
“当时隔三差五就有村民找到我,说啥时候能还债。”吕晓勋说,“白花花的欠条攥在手里,有的几十块,有的成百上千块,都是早年村里雇用村民做工欠的钱。”
陈年旧账,难倒新来人。正值扶贫的关键期,村集体账上已捉襟见肘。“但如果不还,村民们的情绪肯定会影响扶贫项目在全村内的开展。”吕晓勋忧心忡忡。
那天召开的村务会,气氛格外凝重。到场的村干部有的不吱声,有的叹气。
“这账必须得还上!”吕晓勋咬咬牙下定了决心。
会后,他和陈永展开了艰难的筹钱之旅,村集体、搞外联、入股企业预支……终于勉强凑够9万多块钱。
吕晓勋说:“扶贫,也得‘扶气’。‘扶气’就得让村民服气。把气捋顺,让心靠拢,拧成一股绳,扶贫就有劲儿了。”
断头路怎么办?教育扶贫缺物资怎么办?村委会一一给出了答案。
后来,于营村一次党员大会上,年轻党员杨金利主动要求发言。“咱们这个村,以前是死气沉沉;现在呢,一片欣欣向荣!”
“总书记的话好温暖,一字一句我都默默烙在心里”
于营村的变化,有的在宏观之面,有的在细微之处。
村庄变美了。柏油路将村民送到家门口,结束了雨天泥泞、车轮下陷的尴尬;路灯亮了,连成了线,村民告别了这么多年摸黑走路、害怕出门的担忧。村民康桂新说:“这路灯真亮堂,照得我这心窝儿里也亮堂!”
王桂兰家里,原本沾着煤灰的灶台全部贴上了瓷砖,抹布一擦,光洁一新。被煤烟熏黑的墙壁重新粉刷了,露着横梁和土砖的屋顶也做了吊顶。改厨、改厕、危房改造这些工作,用王桂兰的话说,让她“在村里也有了当市民的得意”。
入股兴春和农业园、入股华朗食品企业、光伏项目、苗木项目等等,对贫困户实现了至少一项全覆盖。村民每年有600元至3000元的分红收益不说,还能在项目里务工、家门口就业。
2018年冬天,对于营村而言,是个温暖的冬天。这年11月,经过村委会反复统计核实,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3户,298人;其中已脱贫92户,296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6.11%下降至2018年的0.22%。
于营村实现了整体脱贫!
“这消息就跟那号角似的,把大伙一个个的都给吹振奋了!”陈永说。
今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把“课堂”设在了媒体融合发展的第一线。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习近平总书记与身在于营村的吕晓勋进行了连线交流,有亲切问候,也有谆谆激励。
“我真的感到倍受鼓舞。”驻村近9个月的吕晓勋黑了、瘦了,摘下眼镜的瞬间,耳边露出了被太阳晒出的眼镜架印迹。
“总书记叮嘱我们扑下身子、沉下心来,实实在在为当地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为贫困乡村带来新变化。”吕晓勋说,“总书记的话好温暖,一字一句我都默默烙在心里。老百姓最期盼的,就是我该去做的。我会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春天的气息催人奋进。2019年于营村建设新规划,已跃然纸上。林荫绿廊、温馨民宿、魅力广场……一两年后,一切或将成为现实。
“我们还敲定了40亩梨园和11亩菜园的扶贫新项目。”吕晓勋介绍,“菜园计划种秋葵,收益高,直供县城和北京。让贫困户天天有钱挣,日子越过越好!”
“敲竹板,响连天,村容村貌换新颜。家家通上水泥路,河西架起桥两座。扶贫到我家,送来米和面……”在于营村村委会,贴着一封贫困户的感谢信。红纸上的字迹歪歪扭扭,但清晰可辨。村委会把它当做是对过去的见证,也是对当下和今后工作的鞭策。
频道精选
精选专题
-
2019-09-30 10:36:15
天津西青 奋进新时代 践行高质量
从远郊农村地区变成了生态宜居城区,从农业主导的村落变成了中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主导的产业新城,西青大地处处旧貌换新颜,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
2019-09-29 10:31:31
江苏句容 山水田园福地 创新创业
江苏句容,正立志打造“长三角最令人向往的山水田园福地”,努力建成“具有最优营商环境的创新创业名城”“具有最佳人居环境的宜居宜游名城”“具有最美生态环境的养生养老名城”“最有味道的历史文化名城”,欢迎您的到来。
-
2019-09-27 10:25:49
为民族复兴尽责 为人类进步担当
70年来,新中国外交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始终致力于维护国家利益、促进人类进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有力指引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继往开来,开拓奋进,不断开创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