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录|赏花经济能否成为“永不凋零的花”

来源:齐鲁网     时间: 2024-04-01 14:51:04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日讯 千百年来,游春赏花始终是社会娱乐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不拘于社会阶级或文化背景的大众属性;到如今,这一“常红”活动,更是与当代生活碰撞出多元经济价值,成为撬动文旅产业的一个重要支点。

由“赏花”到“赏花经济”,何以“进阶”?我们又该如何“延长花期”?

01

由“赏花”到“赏花经济”,“走马观花”何以迸发出生产力?

赏花经济能拉动农文旅产业。每年春天,江西婺源的油菜花海与蜿蜒清澈的溪流、白墙黛瓦的徽派民居、连绵起伏的群山交相呼应,便形成了一幅极具诗意的山水田园画卷,吸引着无数摄影爱好者、艺术家和游客纷至沓来。借助这一独特优势,婺源深挖油菜花旅游资源潜力,将单纯的农业种植与文化旅游巧妙结合,打造了一系列以观赏油菜花为主题的节庆活动和乡村旅游项目,整合周边民宿、农家乐、特色农产品等资源,构建起完整的乡村旅游产业链条,带动了当地住宿、餐饮、交通、文创产品等相关产业发展。而基于油菜花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田园综合体等新兴业态,也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涵,提升了婺源文旅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沃田桑景晚,平野菜花春。到2023年,油菜产业已成为婺源经济支柱产业,油菜农文旅相关产业综合产值占当地GDP比重超过三成。从农作物、到观赏花、再到源源不断创造经济价值的“徽文化”新IP,婺源油菜花的农文旅发展之路,展现出“赏花经济”的巨大生机。

赏花经济能拓宽认知边界,增进理解。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对于同根同源的不同地域文化,我们常常既有亲近感又有好奇心。举例来说,泉州的蟳埔渔村,因女性不拘长幼满头簪花的传统习俗而闻名于社交网络,在明星效应、体验式消费热潮等因素的驱动下,天南海北的游客涌入这个海边的小村落,感受“今生簪花,来世漂亮”的独特风情。海风千万里,花开四季簪。以簪花为引子,泉州的蚵壳厝、布偶戏、灯彩家宴等兼具“海丝风情”的传统意象也逐渐被往来游客发掘,让更多人关注到了泉州传统文化;而由蟳埔女习俗吸引来的旅客流量,也刺激着当地由传统渔业向渔文旅产业的探索。蟳埔女换装服务、蟳埔海鲜啤酒节、蚝厝边闽南语乡村音乐节、文创产品等,都在成为推广蟳埔民俗文化的新介质。

而到了新疆,便可知“杏花春雨”不止江南。新疆是中国杏树最大分布区,种植面积1400平方公里。从吐鲁番周边、伊犁河谷,再到帕米尔高原,报春的杏花彼此连缀、蔓延全疆。近几年,新疆的“赏花+”模式不断丰富,如现场演唱会、快闪体验、华服展演、文化市集、篝火晚会、民俗表演等主题活动轮番上演。在赏花中感受情感共鸣,在歌舞欢笑中拉近距离,赏花文旅成为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新载体。

赏花经济能开拓国际视野,连接世界。赏花经济不仅是一种富有文化底蕴的地方性特色经济形式,它还能够承载拓展国际交流、增进文化理解与认同的重要功能。比如,随着牡丹花期的临近,“牡丹之都”菏泽拟在4月上旬开启新一届牡丹节会,中外宾客又将齐聚菏泽,以花会友。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有趣注脚是,早在1789年,当欧洲大陆首次迎接牡丹花儿的绚丽绽放时,那些最初的种子正是源自遥远东方的菏泽。这种跨越时空的文化交流使得牡丹超越国界,成为东西方艺术史中共同崇尚的美学符号,并深深植根于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连接不同文化和民族情感的桥梁。2023年,菏泽出口牡丹芍药300余万株,它们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远赴俄罗斯、德国、荷兰、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花传情,彰显出“赏花经济”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世界意义。

02

那么,赏花经济为什么能俘获人心?

在“限定版消费”中,追逐“稀缺之美”。从消费心理角度来讲,物品的稀有性会增加其吸引力和价值感知。时令鲜花,因其花期有限,本质上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限定版产品”。因为“限定”,尤显珍贵。而不同花品在地域分布上也有差异,对于各地爱花人而言,去远方追寻四时之美,未尝不是一种春日里独有的浪漫。除此之外,对于许多人而言,赏花消费也是一种“社交货币”,在社交平台的风景摄影,往往能够激发好友之间对美的共同感知、展现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审美,从而获得他人的认可、巩固自己的社交形象。

在“悦己消费”中,获得情感满足。消费者更愿意为了当下的快乐体验而花钱,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即时偏好。赏花,是一场在自然中全身心沉浸、放松的“悦己消费”。消费者可以通过视、触、嗅等纯粹的感官体验,放缓生活节奏、找到松弛感、获得身心疗愈,进而满足情绪价值。与此同时,当下赏花经济中涌现的新模式,如定制化路线、国风妆造、特色民俗体验等,也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体验的追求,他们愿意为此买单,以获得高质量的休闲时光。

在“精神消费”中,找到文化认同。时尚的风向标年年变,国潮之风却在近年的消费市场渐渐定下身来。新一代主流消费人群,更加注重非物质层面的追求,传统文化成为丰富年轻人精神消费的抓手。因此,美景需要承载更多的价值感,才能激发年轻人的消费欲望。

如当下火热的汉服出游,游客们“以身入画”,在融入古典场景中感受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蟳埔簪花之所以能够驱动千里之外的年轻人纷纷动身前往,正是因其与农耕文化甚异的海丝文化所展现出的强大吸引力。而从另一角度来看,身着汉服、旗袍前往簪花打卡的女孩、男孩们,也在传统的渔女装束之外自发地制造了一种新的地域文化碰撞,让人沉浸式感受泱泱中华文明中多民族融合的统一性、在交流互鉴中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03

花开有期,如何做好赏花经济的长远文章?

由“花开一季”,到“花开四时”。花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短暂性,赏花经济要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就得创新思路,拓展业态。比如有的地方积极发展“春天赏花、秋天采果”的“花果经济”,充分发掘农文旅在不同时令的可能性,在最适宜出游的时节为消费者创造最适宜出游的环境;有的景区创新供给,推出“夜场赏花”,结合光影秀、夜游船等项目,打造夜间的沉浸式赏花体验,激活夜经济;有的地区通过不同花季、不同品种的搭配,打造如“春看樱、夏观荷、秋赏菊、冬品梅”的四时赏花体验;也有城市主动开发与花卉相关的衍生产品和服务,如花卉文化展示、花卉深加工(精油、化妆品、食品)、花卉艺术创作及培训教育等,形成产业链延伸,推动赏花经济从单一观光旅游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多业态补足花期以外消费场景的空白……

延长花季,功夫在花外。赏花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独特的体验价值,因此,强化和丰富游客的参与度与互动体验是“延长花期”的关键。一是服务要俯下身体、张开耳朵,及时收集游客的反馈,并在服务实践中做出有效调整。比如去年至今,“听劝体”文旅宣传通过与网友及时、高效的互动,用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满足着消费者的体验感与情绪价值,屡屡获得好评。二是敏感发掘本土的新消费热点,打破“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审美疲劳。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文旅产品的动态创新是吸引“回头客”的最重要因素。比如2023年山东根据16市资源的季节属性,整合推出生态闲情之旅、活力激情之旅、惬意温情之旅、民俗风情之旅等主题旅行线路,在固有文旅资源基础上创造新鲜感,吸引“回头客”。除此之外,“延长花期”的目光还可以跳脱现实世界,用高科技、智能化元素再造“赛博花园”,从而提高游客在非花期时段的到访意愿。如去年湖南美术馆的《齐白石数字艺术展》,用光影打造沉浸式艺术空间,“活化”了齐白石笔下花木繁盛、草虫精妙的艺术空间,引爆网络。

视觉中国/2024年3月30日,青岛中山公园,一名外国游客在梅园拍照打卡。

善于驱动流量,但不能止于“网红”。一些城市爆红之后,会吸引网红小吃、网红体验项目等蜂拥入驻,导致当地原生态氛围被破坏乃至出现热门景点同质化问题。这提示我们,被流量青睐的城市、景区还是要坚定长线发展的“主心骨”,钻研如何驱动流量而不是被流量驱动。比如,可以充分挖掘本地花卉文化、自然资源、人文禀赋的独特性,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赏花主题和品牌形象;可以通过差异化设计布局,保护和弘扬当地花卉种植的传统技艺,结合当地民俗、历史、美食等多元文化元素,构建别具一格的赏花旅游目的地……总之,要以差异化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元化的游客群体。

赏花活动,寄寓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赏花经济,则是美好在经济生活中的“二次绽放”。我们期待赏花经济能够盛放成“一朵永不凋零的花”,以其娇艳坚韧之姿,持续释放致富之力、和合之力。

闪电新闻记者 王思淇  报道

编辑:
文章推荐:

精选专题






青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网站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青州新闻网 青州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范公亭路东首广电大厦1楼、2楼

网络信息安全举报电话: 3303015 邮箱 : qznews360@163.com

鲁公网安备 37078102000006号 鲁ICP备1100013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10008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