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嘉祥县城南的15公里处,有一个东汉时期武姓家庭的家族墓地,武梁祠是其中最有特色的一座建筑,所以也常用武梁祠来指代整个的武氏墓群。1961年,武氏墓群石刻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跟它同批入选的有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曲阜三孔等,都是我国文化遗产精华中的精华,由此也可见,武氏祠的重要的地位。近日,闪电新闻记者李玲走进武氏祠,在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馆长朱卫华和中国汉画学会前副会长杨爱国的带领下,穿越1800多年的时光“对话”古人,探索汉代人对世界的独特理解与表达,一起来沉浸式感受千年石刻的文化魅力吧。
访谈实录>>>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朱馆长,我们知道武氏祠从诞生之日起,应该就是当地比较有特色的一座建筑。在宋代它也引起了像欧阳修、赵明诚这种文人学者的关注和记录,进入了更大的视野。当时嘉祥应该是因为黄河泛滥,这个地方也淹没在了泥沙当中,是怎么样又重新被发现了呢?
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馆长朱卫华:武梁祠从宋代被赵明诚《金石录》记录以来,早在二百多年前就名扬天下了。清朝乾隆五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786年,浙江钱塘人黄易又重新发现了嘉祥武梁祠,大家看我左手边,这就是我们为了纪念武梁祠的重要发现者黄易而做的他这个画像。当时黄易来到之后,他看到的这个石阙,还有一段露在地面上,黄易找到了武梁祠当中的几块画像石,又以武梁祠为基础,分别找到了其他的武班祠、武荣祠和武开明祠,他得碑之多非常震撼,他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发现这些碑刻之后,并没据为己有,而是就地买了10亩地建房子,把他所发现的这些石刻,原位置给保护起来了。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所以这个地方,现在我们脚下就是黄易当年买的地?
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馆长朱卫华:对,现在看到大家看到院墙以内的大约10亩地,就是当时黄易所出资购买的这10亩地。黄易可以说是武梁祠的发现的第一人,想想当时一个读书人,在田野考古学没有传入中国之前,可以说是考古发掘的一个先驱。黄易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就地把他所发现的石刻都做了编号,所以说才使这批珍贵的汉代艺术石刻得以保护下来了。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朱馆长,我们现在是来到了这个博物馆的第一展室。一进来就感受到这种扑面而来的震撼感,我看这应该是石阙。
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馆长朱卫华:对,这对石阙,它的通高是4.30米。你看它是汉代石质结构的子母双阙,1961年武氏祠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建房子,为了预防它的风吹雨淋,把这些石刻保护起来了。目前在这个石室,还一并保护了一对石狮子、两块汉碑。可以这么骄傲地告诉大家,不要小瞧这一个房间。在这一个房间里,保存着三个“中国之最”。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哪三个“中国之最”?
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馆长朱卫华:我们来看一下。这一对石狮子,这是目前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雕刻成型的有确切纪年的中国最早的一对石狮子之一。武梁祠西阙上有93字的石阙铭文,在这个石阙铭文上就交代了,就说当时刻这对石狮子就花费了四斤黄金,是一对非常昂贵的奢侈品。这对石狮子也是武梁祠进入19世纪以来最重要的一个发现,同时这对石狮子也是1800多年前,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历史见证。中国不产狮子,狮子是外来品,就是外族人贡献给汉代皇帝的宠物,普通的老百姓谁也没见过狮子。那么武氏祠为什么有石狮子呢?这和汉代的一种制度是分不开的,无论你的职官做得有多大,你必须回原籍下葬,那么我们其中有一个墓主人叫武荣,他做的这个官职是叫执金吾丞,具体呢是守卫皇宫,肯定他守卫皇宫见到过狮子,也就是说这对石狮子就是他回老家建造自己墓地的时候,画下图来,让我们嘉祥当地的石刻工匠比着刻,我们嘉祥当地石刻工匠在刻这对石狮子的时候,就没见过狮子,所以有人说不像狮子像老虎。我们为什么叫它狮子,因为在93字的石阙铭文中有交代,所以明确告诉了(我们)是“孙宗作师(狮)子”,它被誉为“中华第一狮”,所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石狮子之一。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还有哪两个“全国之最”呢?
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馆长朱卫华:大家再看一下这两块汉碑,这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汉碑。截止到今天,统计了一下,目前全国汉代的碑刻总共发现了现在公开发表的是57块,有38块在我们济宁市,因此我们济宁在学界获得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说“天下汉碑半济宁”。由此可见,我们济宁这个地区,在汉代的时候是文化经济,比较繁荣富庶的一个地区。我们再看一下这对石阙,这对石阙是目前保存在中华大地上最为完整的一对石质结构的汉代建筑,它汉代是什么样子,它现在就是什么样子。它是原位置原方向把它提升起来的。这个阙呢,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很早。最早是在上古时期,一个氏族部落迁徙到一个地方之后,在这个部落外面,搭上一个木质的围栏,在这个围栏的外面再搭上一个木质的高台,起到一个瞭望防守、预防外来氏族或者野兽侵扰(的作用),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礼仪性建筑,主要建筑在宫殿或者祠堂墓地的前面。目前像保护这么完整的子母结构的石质双阙,中国仅此一对。所以说你看在这一个房间里面,我们保存着三个“中国之最”,武氏祠的文化价值,它的博大精深是名副其实的。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那这个石阙是原位置,其他这几件是移置过来的是吗?
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馆长朱卫华:这样呢,就有必要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武氏祠的整体墓葬的布局。我们武氏祠整个墓地以紫云山为中心,是东南西北向,这对石阙就是武氏家族墓的大门。我们首先看到是石狮子,然后是石阙,石阙之后是神道,神道后面是祭坛,祭坛后边才是墓地。我给大家说这话的意思呢,(接下来)我们看到画像石,不要误认为是墓里面的,都是地上祠堂里面的建筑构件。因为是汉代的,所以说我们把它叫做汉画像石。至今武梁、武斑、武荣、武开明这四个人的墓地还没发掘,这个墓地在哪呢,经过我们山东省文物局近一个半月的考古勘探,基本探明了这个墓地的位置,就在这个村庄的下面。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所以说原来这个狮子,还是在(离)这个石阙比较远的距离。
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馆长朱卫华:当时因为石狮也在外面裸露着。建好这个房子之后,把这个石狮子、石碑一块移到这个房间里一并保护,实际上这对石狮子距这里两里之外。实际上这对石狮子距这里两里之外,先看到石狮子然后才是石阙,石狮和石阙都是武氏家族墓地门口的重要建筑。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那也从中可以看到这个墓地的规模还是非常大的。
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馆长朱卫华:对啊,咱这个武氏墓地有多大呢?根据文献的记载,通过我们发掘的墓志铭和石阙铭文知道,这个墓地占地2000余亩。2000亩地,你可以想象它当年的辉煌。目前全国发现了几个大的宗族葬墓地,还没有哪一个墓地比我们嘉祥武氏祠墓地再大。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朱馆长,您觉得为什么这样一座空前绝后的祠堂会在我们嘉祥出现呢?
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馆长朱卫华:这和当时汉代的社会制度是分不开的。汉武帝时期,国家已经非常强盛了,开始实行厚葬,到了东汉时期举孝廉制度颁布以来,更加加剧了厚葬之风的疯狂发展。武氏一家可以说是孝廉之家,像武梁、武荣、武班都是举孝廉出身,都是我们嘉祥本地人,济宁这个地区在汉代的时候比较繁荣富庶,有建造如此大的家族墓地这个时代背景。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加上我们的孔子又诞生在这儿(济宁),那他周围的这些地方肯定是对这个孝特别重视,所以就做得要更精美更精致。
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馆长朱卫华:对,因为从画像石的发展脉络来看,最早出现在石椁画像墓里面,后来又在这个墓葬里面。到了东汉,随着举孝廉制度的实施,这些有地位的人得让大家知道他的孝悌美名,就逐渐把画像石从地下转移到地上来了,因为在地上了,来参观的人多了,所以说雕刻得更加精美了。像我们嘉祥武梁祠就是目前全国发现的地上祠堂里面雕刻得最为精美内容最为丰富保护最为完整的一个汉代的墓葬。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对武氏祠的研究好像是有很多不同的角度。就您看来,现在我们对这个家族墓地的研究仍然还有很多奥秘没有揭开是吗?
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馆长朱卫华:武梁祠的文化内涵、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可以说是博大精深。从宋代对武氏祠有所著录以来,学者们主要关注对画像内容的考识而忽略了对这个家族墓地本身的研究,所以说我们也期待着有更多的学者在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它才能更体现武氏祠,它所具有的这种文化价值。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好的,谢谢朱馆长的介绍。让我们对武氏祠从诞生开始的社会背景,包括它建筑本身的这个重要信息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感谢您。我们再继续往前逛一逛。
从19世纪末开始,很多的西方学者也加入了对武氏祠的研究,但是因为它包含的信息太过丰富、太过多样,所以至今也还有很多的奥秘没有定论,就比如说对墓群当中祠堂的数量这个问题,就存在不一样的说法,在国内外的学术界有的学者认为是三座,也有的学者认为是四座,但是它的艺术价值毫无疑问令所有人惊叹叫绝。
人们常说汉代有“三绝”,汉墓、汉俑、汉画像石,尤其是汉画像石它的出土数量最多,而且它像刻在石头上的照片一样,生动直观地记录了汉代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以武梁祠为代表的,武氏祠的汉画像石呢,又被称为汉画像石的巅峰之作,因为它所承载的题材内容最为丰富、思想内涵最为深邃,它的雕刻技法也最为精美,所以也被赞誉为“中国汉代历史的百科全书”。现在我们马上就要进入博物馆的第二个展室了,像刚才我们看到的石阙是高大威严,直接给我们一种视觉上的冲击,那在这个展室我们可能需要细细地品读,才能发现更多值得品味的细节、有深意的细节。在这儿我们也请到了一位专家,那就是中国汉画学会的前副会长杨爱国先生。您好杨会长。
中国汉画学会前副会长杨爱国:您好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那既然说它是“汉代历史的百科全书”,我们是不是要从最重要的一座,就是武梁祠开始讲起呢?
中国汉画学会前副会长杨爱国:是的。武梁祠很好地体现了当时人们整个的宇宙观念,知道武梁祠的人都知道,武梁祠的那个顶上刻的都是祥瑞图,代表了天降祥瑞,然后各个顶上像这个东墙刻的是东王公,还有他旁边的那些侍者,那么这就是代表了神仙世界,再就是下来都是讲人间故事。从历史故事开始讲起,一直到现实的。像那个《庖厨图》,中间的《楼阁拜谒图》,由上到下、由远到近来讲宇宙的自然景象以及人间故事由远到近的一个过程。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那它这个观看顺序是有什么样的奥秘吗?
中国汉画学会前副会长杨爱国:观看顺序是有的。按照武梁祠它的建筑的结构来看,当年它应该是门朝北的,我们要从西墙开始看起,就是应该从那边那块石头开始看。就是除了我们刚才提到的顶上的天降祥瑞和东王公西王母之外。那么首先就要从上面这一层,伏羲女娲开始看起,就是最著名的《帝王图》,一直到下界,从这样顺着来看。后墙和东墙跟《帝王图》在一层上,都是些列举故事,那么下来则是孝子故事,第三层的人物故事,最下边的一层就是《车马出行图》,顺序上确实是有这样的讲究,就是从上到下、由西向东。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那我看这样拼接起来的话,其实武梁祠并不是很大的一个空间为什么说它如此重要、如此独特呢?它的原因在哪呢?
中国汉画学会前副会长杨爱国:它的独特,刚才我们提到了《帝王图》,到目前为止虽然我们全国发现了这么多的画像石,仅山东地区就至少1万块,但是这幅图像仅此一幅。比如说跟水利相关的,要想塑一个大禹像,都是复制的我们武梁祠的这个图像,就是这边倒数第二个人。再一个就是它有这么多的人物故事,这在其他地方也是没有的,你找不到。而且这些故事不需要你去猜,就是上面都是有榜题文字,直白地把相关的人物的他的身份或者是姓名,祥瑞的那些名称都给你标清楚了。1786年黄易发现了武氏墓群石刻之后,马上就引起金石学界的重视,主要就是因为这个。榜题。对 再一个就是这些故事恰恰是从孔子时代以来,就是中国人对于历史的重视,就是史学价值尤其是史料价值非常高。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那是不是它这个创作也跟武梁这个人儒生的身份也很有关系?就是他把他对儒学对天地,还有他的理想抱负都灌注到了他这座祠堂里?
中国汉画学会前副会长杨爱国:应该是这样的,否则的话它应该不会这么独特。跟它体量差不多的祠堂是有的,但是刻这么多故事,也应该说跟武梁碑上讲了他后来不去当官了,自己在家里读经书、授课教学应该是有一定关系的。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那也体现了当时的这种价值观念吗?
中国汉画学会前副会长杨爱国:确实是。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些图像不仅仅是表达了祠主本人以及他的家属,他们的思想观念,也是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观念,这些社会流行的观念,通过以良匠卫改为代表这些工匠们的筛选,进行图像的表达,放在祠堂、放在墓室里头。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杨会长,就是我看一些资料,是说当时包括皇族还有贵族他是不怎么使用这种画像石的,画像石更多的是像武氏家族这样的,社会中间阶层在使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他所记录的这种世俗生活、市井信息,有哪一些是比较有价值的内容呢?
中国汉画学会前副会长杨爱国:我们大家都知道像“二十四史”,主要是记录了那些比如说皇家的呀,还有那些著名的官员,当然有一些特殊的事例会记述进去,一般市井生活记录是比较少的。那么像武梁祠为代表的,武氏墓群石刻的这些内容,它就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就是普通人,他们的思想意识、情感追求和日常生活。
画像石主要就是社会的中层,他用这种方式把自己对亲人的思念、怀念的心情,表达出来,就把它带到了墓里去。那么这也是和人的观念是有关系的,就是大象其生以送其死嘛。其实不仅仅是汉代的画像石,包括后代一些墓地上的东西,也是表达了类似的观念,只是具体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包括石刻,实际上后代也是在用的,但是它就不像汉代画像石内容这么丰富了,就是那个时代发生变化了。汉代画像石是受到今天,尤其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视,一般观众欣赏的重视,就是跟它的内容的丰富性和当时本身的艺术特点也有关系。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雕刻技法是不一样的,尽管我们现在用的一些词,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用的也是西方艺术史的这些词,但是实际上我们如果把具体的艺术品放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它是有很大差别的。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所以就是那个时候我们的画像石是并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一些融合的影响,所以是我们独创的一种(艺术形式)?
中国汉画学会前副会长杨爱国:至少我是这么看,就是说它的起源是在我们本土的,然后包括它表达的内容民族特色非常的鲜明。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这边我看到也有比较多表现孔门弟子这种题材的画像石,它有什么样的特点?
中国汉画学会前副会长杨爱国:这个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现象。这些图像虽然我们现在把它列为《孔门弟子图》,实际上这只是这个图像的一部分,它的完整形态应该是《孔子见老子》。所以我怀疑在当时关于孔子的故事,就是文献应该有一个版本,在社会上有另外的版本,有孔子、老子、项橐,这些都混杂在一起变成一个故事。那么这一个故事要表达什么?学者们是有不同看法的。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所以它是有非常多值得研究的一些细节,对吧?
中国汉画学会前副会长杨爱国:可以发散性思维的方面非常多。所以我经常跟很多来看画像石的朋友就讲,你不要问我这个故事代表了什么意思,你想它是什么意思,你就想就是了,没有人那个阻碍你去想。实际上我们现在很多的东西,严格来讲不是研究,是一种考证。首先它是个什么故事,第二它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意思。所谓要讲研究的话,一方面就是我们用一个什么样的学术角度来解释,第二个我想应该是,以武梁祠为代表的汉代画像石,它的当代意义是什么。它是一个传统文化,1800年前的石刻,在21世纪的今天,它还有什么当下的精神?就是说它体现的历史智慧,对于今天人们的生活还有什么指导意义吗?这个恐怕也是一个可以研究的地方。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能给我们解读一两幅比较精彩的画像石吗?
中国汉画学会前副会长杨爱国:我喜欢这一道纹样。不光我喜欢,大家去查鲁迅,鲁迅当年具体我忘了为哪一本书设计的封面,就是用的这个云气纹。有鸟头的、有马头的、有像猪头的,你看还有人(头的)呢,它不受拘束。你真正看云哪有什么鸟头人头猪头马头,那种思想的自由,就在这里头体现出来了。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在一个小小的纹样里也能反映出来当时这个社会,对这种思想自由的包容程度。
中国汉画学会前副会长杨爱国:对。你看包括这个下边,完全是刻着云气状的一种形象,可是你再看后边这些人,又是很现实的人,他的着装。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它是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
中国汉画学会前副会长杨爱国:对,就是它这种组合不受限制。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刚才我们虽然说汉代人是有一种非常务实的精神,但是他在艺术创作的时候,他又是自由奔放的,不是说受到了各种各样的拘束在里面。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杨会长您自己来了武氏祠这么多次,有没有哪一幅画像石是您自己最喜欢或者说是最有感受的?
中国汉画学会前副会长杨爱国:就我个人而言,说句实在话,我更喜欢上面那一幅。就是《管仲射小白》。为什么我更喜欢它呢?就是这两个仇人后来联手把齐国带向了强盛。如果当年齐桓公没有那么大的气量,如果真的就把他(管仲)给杀了,那么齐国就是另外一种景象。如果管仲放不开,觉得我在他手底下干要小心啊,我们俩之间是有仇的,那万一弄不好他把我(的)脑袋就拿掉了,他要不放手干,那么同样齐国也不会走向强盛。这个故事我想想应该是在今天更有意义。就是人应该有什么样的胸怀来看待自己身边的人,甚至是跟你有仇的人。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格局一下子打开了。
中国汉画学会前副会长杨爱国:所以我倒是觉得这个在今天比那个(《荆轲刺秦王》)意义要更重大一些,更何况这个故事又发生在我们山东。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我观察到好像画像石上,都是一种剪影式的,侧面居多的(图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样子?
中国汉画学会前副会长杨爱国:这个可能跟当时人们习惯有很大关系。因为这种表达应该说是一种叙事性的,不是偶像式的,偶像式的就是正面的,东王公、西王母那种就是正面的。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所以说汉画像石我们说是在中国绘画史上,是有承上启下的一种作用,它具体是怎么来承上启下的?
中国汉画学会前副会长杨爱国:承上呢,如果从雕刻的角度来讲,中国很早就开始有雕刻了,比如像新石器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玉器上的那些刻纹,但是那些刻纹更多表达的是神神怪怪的东西。那么到了汉代,大家都看到了,表达人间故事的内容是占到了主体,这就是一个变化。再一个就是对石刻的那种雕琢,先秦再往前很少有石刻,到了汉代以后达到了一个尤其是世俗石刻的高峰。有的人就讲,你看那个画像石,到了汉代末年之后就衰败了,那些人干什么去了呢?我个人感觉,就是他为后代墓志的流行和佛教造像的繁荣,作了人才上的准备。是这样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是承上启下的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所以刚才您也说真正有价值的,应该是我们怎么去勾连汉画像石对我们当今生活的意义,那您觉得我们应该从这其中获得一些什么?
中国汉画学会前副会长杨爱国:我觉得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这个事。第一刚才我也提到了就是良匠卫改,我们今天要提到他就是工匠精神,一方面是精益求精 图像刻得细,第二方面是他的创新精神,就是在一个小小的祠堂里头表达了这么丰富的内容。(第二是)当时的那种时代精神,开放与包容,刚才我们在讲云之变的时候也说到了这个事情,把很多的新意阐释出来。我想这个才是引领我们继续向前,它的传统精神所在。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那对我们今天的文化“两创”也是意义重大了。
中国汉画学会前副会长杨爱国:是的。古人他是创造了那个时代的辉煌,我们今天要创造是我们今天的辉煌。
闪电新闻记者李玲:好的,谢谢杨会长今天的介绍,我们对汉画像石的这个魅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好的 感谢您。
一座武梁祠、半部汉代史,石头的坚韧就好像精神不朽的象征,使得古人的思想可以穿越1800多年的时光,仍然生动地伫立在我们面前和我们对话。今天的探访,相较于这部“汉代历史的百科全书”来说也只是翻开了寥寥数页,而武氏祠的魅力也不仅于此。希望通过这次体验,可以唤起更多的人能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到了解保护传播传承珍贵的文化遗产的队伍,希望更多的网友从线上走到线下,来到武氏祠、来到济宁、来到山东,深切地感受孔孟之乡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