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青州新闻网首页> 新闻> 头条

“千万工程”背后的七大“法宝”

来源:浙江宣传     时间: 2023-06-26 16:09:26     


《习近平浙江足迹》记载,2003年,“千万工程”在浙江实施时,各地都很欢迎,但也有少数基层干部群众心存顾虑。对此,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想了两个办法:一是每年开一次现场会,由省委书记出席,带领市县干部考察两三个示范村,并作现场指导;二是每年办一次成效展,他亲自抓部署落实和示范引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事实证明,“现场会”加“成效展”的办法相当奏效,基层的热情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此后,习近平同志又提出了标准和措施,这为“千万工程”的顺利铺开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由此可见,做好任何一项工作,既要我们在顶层设计上认真谋划,也要我们有抓好落实的方式方法。20年来,“千万工程”深刻改变浙江农村,其中蕴含着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一系列科学思维和方法。笔者梳理了七种“法宝”,从中可以一探“千万工程”成功的秘诀,也能为我们当前和今后做好各项工作提供宝贵借鉴。

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 图源:新华社

一、千条万条,让群众受益是第一条

《习近平浙江足迹》记载,“千万工程”实施之初,习近平同志对地方能不能办现场会提了三条标准,其中一条是“看老百姓口碑,考验‘千万工程’是否真正让农民受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说,“千万工程”之所以受到欢迎,就在于真正让群众受益,从而赢得了群众实实在在的口碑。

比如,地处钱江源头的金星村,是衢州开化实施“千万工程”的样板村。过去,村民靠“种种砍砍”为生,“千万工程”在全省开展后,金星村逐步推进绿化美化、垃圾集中收纳等。到2006年初,这里成为山林茂密、绿树成荫的生态村,被评为全省首批全面小康示范村。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强调“办实每件事,赢得万人心”。每项工作,他不是点个题、提个要求就完事,总是亲力亲为、一抓到底,抓出成效。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为群众排忧解难。”

说到底,衡量工作得失的标准,就看是否让群众受益、使群众满意。“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全心全意办好群众需要的、想要的实事,我们的事业才能有“源头活水”、生生不息。

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梅林村

二、找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最优解”

如今,走进浙江的农村,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每个村子都有不同的乡土风貌、精神气象。在推进“千万工程”的过程中,浙江既最大程度尊重了农村发展的原貌,也遵循了不同村子自身发展的规律,“量身定制”出了多姿多彩的美丽乡村。

比如,前段时间省委书记易炼红在衢州市调研时考察的清漾村,就是在“千万工程”的指引下,保护好、利用好、开发好生态和文化资源,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绿富美”;而靠吃“改革饭”发展起来的金华东阳市花园村,则是借“千万工程”的东风,走上了以工富农、以工强村的城镇化之路,现在已经是年营收超过600亿元的“村域小城市”。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千万工程”从一开始就注重“千村千面”“万村万象”,立足不同村的具体情况,分类确定建设模式,制定“一村一策”,推动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韵”。正是掌握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科学方法,不搞整齐划一、不做过头事,才让浙江千万乡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最优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金华东阳市花园村 图源:新华社

三、系统推进而不是零敲碎打

整治农村的人居环境,是破解农村问题的突破口。但整治环境,牵动的是一连串的问题。系统考虑、统筹协调,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才能取得实效。

实施“千万工程”,浙江一开始就没有局限在环境整治上,而是把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一起抓,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齐头并进,统筹推进“美丽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共富乡村、数字乡村”,一体实施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服务,并且把城市和农村作为整体来通盘考虑,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有观点认为,“千万工程”是系统观念与系统方法在“三农”工作实际中的成功应用与实践。

我们可以看到,后来无论是“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还是县域美丽乡村、未来乡村建设,都将各方面因素“打包”考虑、一体推进,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浙江农村的“地平线”才有了不逊色于城市“天际线”的美丽图景。

湖州市安吉县余村 图源:新华社

四、最快的脚步是“坚持”

“千万工程”实施之初,习近平同志亲自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机制,其中就包括每年召开一次“千万工程”现场会。他亲自出席了2003年“千万工程”启动会和连续3年的现场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至今,浙江已经连续20年召开“千万工程”现场推进会。就这样,二十年如一日,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千万工程”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

如果说“千万工程”在20年前率先破题,那么“20年坚持办好一件事”的执着,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地寻找最适合乡村发展的路径,是浙江农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重要原因。

“千万工程”一干到底,反映的是浙江的决心和定力。20年来,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在持之以恒的实践创新中,积小胜为大胜,重塑了浙江农村环境,造就万千美丽乡村。

时代风云变幻,保持战略定力是成功的关键。如果“新官不理旧账”,那么,再好的战略都只是“空中楼阁”。

嘉兴桐乡市的濮院时尚古镇 图源:新华社

五、迭代创新是有效的打法

定力不等于定式,迭代创新才是有效的打法。在战略实施的不同阶段,会出现不同的内因外情,会有新的进展、新的问题、新的需求、新的机遇,这就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迭代战术、创新打法。

20年来,浙江每5年出台1个行动计划,每个重要阶段出台1个实施意见,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需求确定整治重点,先易后难、层层递进。“千万工程”的内涵和意义不断得到深化和升华,“千万工程”触及乡村发展的方方面面。

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紧跟时代、创新迭代是“千万工程”到如今仍能焕发蓬勃生机、不断赋予浙江农村发展新内涵的内在基因。下一步,浙江将加快构建“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的“千万工程”新画卷。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我们要注重战术迭代、打法创新,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

杭州市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 图源:视觉中国

六、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基层代表座谈会时,引用了毛泽东同志对调查研究提出的两个方法,“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第二是开调查会”。用调研来“接地气、通下情”,一直是党员干部发现矛盾、解决问题的重要法宝。

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带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用118天跑遍11个市、25个县(市、区),一次次深入村庄调研,在深入调研、深度交流、深层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千万工程”。20年来,“千万工程”的每一次深化,也都是基于调查研究的结果。

“千万工程”的实践告诉我们,眼睛向下、脚踏实地,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所作的决策才能击中“痛处”、挠到“痒处”、恰到“好处”。这不仅体现在“千万工程”,也始终贯穿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实践中。

不了解真实情况,拍脑袋做决定,是做不好工作的。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才能多出一些像“千万工程”这样带着“泥土味”的科学决策。

宁波市奉化区萧王庙街道滕头村民居 图源:新华社

七、“看不见的政绩”同样耀眼

追求政绩很正常,但如何追求政绩、追求什么样的政绩,却大有不同。为官一方,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

正如“千万工程”,不仅在改水改厕、村道硬化、绿化亮化等“看得见”“见效快”的地方下功夫,也在治理体系构建、乡村产业培育、乡风文明建设、文化传承发展等“看不见”的地方下功夫。这充分体现了“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

要政绩不等于搞“政绩工程”,要形象不等于搞“形象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广大党员干部,“领导干部想问题、作决策,一定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不要搞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多做一些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惠及子孙的事情”。

从“千万工程”到乡村振兴战略,从“不以GDP论英雄”到“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都是在为长远计、为子孙谋,也是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应该追求什么样的政绩”。立足当下、着眼长远,既做显功、也做潜功,干在实处、干出实绩,美好蓝图方能成为现实美景。

“千万工程”背后的这些“法宝”,既道出了“千万工程”成功的秘诀,也蕴含着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普遍方法。结合实际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我们才能更好推动“千万工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持续深化,实现更多像“千万工程”这样的精彩蝶变。

编辑:青州融媒
文章推荐:

精选专题






青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网站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青州新闻网 青州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范公亭路东首广电大厦1楼、2楼

网络信息安全举报电话: 3303015 邮箱 : qznews360@163.com

鲁公网安备 37078102000006号 鲁ICP备1100013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10008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