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袁隆平的故事
来源:新华社 时间: 2023-05-31 17:05:24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他是用毕生努力发展杂交水稻的追梦人;他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他,就是袁隆平。
今年的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让我们一起重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动人故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历过饥馑岁月的袁隆平选择农业报国。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袁隆平来到湖南省安江农校工作,一心扑在农学研究上。袁隆平认为,杂种优势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可是在传统理论中,水稻恰恰没有杂交优势,它是一种自花授粉作物。一株水稻只要一开花,雄花自然就会给同株上同时开放的雌蕊柱头授粉。
1961年7月,袁隆平在安江农校周边的田里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水稻播种后,高产的性状没有再现,反而出现严重的性状分离。他根据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推测,发现的这株水稻是一株天然的杂交水稻。有了这个分析以后,他就认为既然自然界能够长出天然杂交稻,在自然界应该也可以找到雄花是败育的、雌花是正常的天然雄性不育株,那么人工也可以培育出杂交稻。
为了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水稻,1964年到1965年,在安江农校附近的稻田里,袁隆平一垄垄、一行行地检查了几十万株稻穗。他冒着高温,在田里晕倒了爬起来继续找,坚持不懈地找了两年,终于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稻株。他立刻利用它们反复试验、反复论证。
此后,袁隆平与他的学生李必湖、尹华奇成立“三人科研小组”,开始了水稻雄性不孕性的研究。1964年到1970年间,袁隆平师徒几人用栽培稻的雄性不育株,先后与近1000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试验,以期在后代中获得稳定的雄性不育水稻。但结果却不太令人满意,达不到始终保持不育。这也意味着无法进行大规模生产。
袁隆平反复思索、比较,敏锐地意识到,他们所用的杂交材料,亲缘关系还是比较近,如果再把杂交材料的亲缘关系拉大,用一种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效果也许会更好。
1970年,袁隆平的助手在海南南红农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在当地一处沼泽中发现了后来被称为“野败”的雄性不育野生稻。袁隆平以它为母本,培育出了200多粒“野败”的第二代不育株稻种种子。从第一株天然杂交稻到“野败”,经历了将近十年时间,杂交水稻研究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像袁隆平一样,我国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精湛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野,前赴后继、接续奋斗,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
总监制:袁炳忠
监 制:孙承斌、李拯宇
出品人:孙志平
制片人:樊华、张平锋
统 筹:韩珅、王志斌
编 导:刘畅、甄晓博、李俞辉
记 者:刘畅、丁春雨、周勉、程济安、史凯丽
包 装:夏勇、贾洪光(实习)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频道精选
精选专题
-
2023-06-01 17:38:03
少年志丨薪火相传
少年志丨薪火相传
-
2023-06-01 17:36:32
一见·孩子们大事小情,都放在“大
一见·孩子们大事小情,都放在“大朋友”习近平总书记心上
-
2023-06-01 17:35:59
重磅微视频|少年志
Your browser is not supported 自古英雄出少年,长江后浪推前浪,希望你们有志向,有梦想,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祝你们茁壮成长! ——习近平 自从有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