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古街的草编手艺人

来源:青州新闻网     时间: 2020-01-15 13:42:53     


青州新闻网1月15日讯(记者 王钰莹) 细尘填满了掌纹,遮盖了原本粗糙皲裂的手背,黝黑被掩成了土灰,用劲时青筋凸起,常年劳作布满的老茧仍然一清二楚,还有已经结痂的疤痕,不断新添的细密划伤……就是这样一双手,偏偏却让一根根干枯的草变成锅盖、坐垫、筐等生活器具。而这双手的主人,则是已经制作草编60多个年头的张桂华——古街上小有名气的草编手艺人。

草编作为一种实用性民间传统技艺,在全国不少地方都有流传,因为各地所用材料不尽相同,所以草编技艺在不同地方呈现也不同。和编织观赏性工艺品不同,张桂华主要编织储物罐、靠背、坐垫等实用性物品。

近日,记者来到张桂华的摊点看到,一把小矮凳、一双手、三四斤干草,是完成草编所需的全部准备。张桂华今年八十一了,眼睛已不比年轻的时候,但她坐在街上编制草筐的速度却仍然很快,就好像做这些东西不需要思考,已经“长”在脑海里了一般。

就这样,张桂华一边动手制作,一边向记者讲述自己与草编的故事。

张桂华说,小时候见母亲做草编感到好玩,就随母亲一起做,谁知这一沾手就成了一辈子的爱好,更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非遗传承人。“这个东西是用茅草做的,用线缝的。这个东西是用玉米皮做的,也是编成辫钉的。”储物罐、坐垫、靠背看上去不起眼的一件小东西,张桂华说需要做两三天的时间,她一边介绍一边动手做了起来。

张桂华当天做的是一个储物罐的盖子。她说,自己在制作一个作品时,习惯提前构思好雏形,在编织的时候,喜欢一气呵成。这样做出来的作品紧凑、结实,不易损坏。“这些茅草,其实已经都不太好了,都捂干捂脆了。就怕最后编出来的草罐子不光滑……”

“那结实吗?”

“结实!肯定结实!这个我可以保证!”

说话间,一把不起眼的茅草到了张桂华手里,经过她上扯下拉,几经缝合,转眼变成了一个结实耐用的锅盖。

“这么一针一针的,看着简单,其实很费功夫,要用三两多茅草。”张桂华说,每年春秋之际,孩子就会到附近的山上为她收集茅草,拿回家后她再选择粗细均匀的麦草秸秆将其剥干净,分成小捆晒干备用,每次来古街都会带一捆,十分方便。

痴迷草编的张桂华如今在古街每天都要做4个小时,向过往游客展示草编的技艺。草编虽然看起来枯燥的很但她乐在其中,“有人问我,你天天坐在这里不闷的慌吗,我说我不闷,我喜欢。”张桂华说以前自己在家待一天感觉时间过得很慢,一天真漫长,现在在古街上坐一天,一眨眼就过去了。因为喜欢,所以她感觉时间过得格外快。

张桂华已记不清自己到底编了多少物件,更记不清缝了多少针脚,记者粗略的计算了一下小储物罐上就有两三千个针脚。看着张桂华穿针引线,信手拈来的样子记者感觉这手艺并不难,但张桂华说女儿曾想跟自己学习草编,尝试过之后知难而退了,“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手上累的起了泡,她就不干了。做这个还需要耐心,坐不住是不行的。”张桂华说。

草编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吃得了苦头,当下愿意学习的年轻人寥寥无几。随着老一辈手艺人的相继离世,在青州,会这门技艺的人已经屈指可数。加上草编工艺品欣赏者众,购买者鲜,几乎没有人愿意去学习,传承遭遇了尴尬。“我还是很希望有人学习并继承这门手艺,毕竟这也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财富啊。”张桂华说。

编辑:成同坤
文章推荐:

精选专题






青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网站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青州新闻网 青州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范公亭路东首广电大厦1楼、2楼

网络信息安全举报电话: 3303015 邮箱 : qznews360@163.com

鲁公网安备 37078102000006号 鲁ICP备1100013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10008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