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官镇石家村发现光绪七年功德碑

来源:青州新闻网     时间: 2019-10-10 09:14:32     


青州新闻网10月10日讯(记者 王萌 报道) 在青州北部何官镇有个石家村不仅风景秀美、物产丰饶还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和乡村文化。为了更好的保留村里的文化、文物,村里新建了村史馆,不少村民听到这一消息纷纷将家里的老物件捐赠了出来。听说最近,村里还挖出了一块年代久远的石碑,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村民们见到这块石碑都直呼神奇。记者听闻感觉甚是有趣,充满了好奇,这到底是块什么样的石碑呢?

在石家村的村史馆,记者见到的那块令村民直呼惊奇的石碑。在记者看来这就是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块,仔细端详只能零星看见石碑上有几处不甚清晰的小字,石碑上方还有两个不大的小坑。

许是看出了记者的疑惑,一旁的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刘炳义笑着说:“你先别急,这石碑刚挖出来,只经过简单的处理,只能模糊的看出这是块记载功德的石碑,想要知道详细的记载还需要经过专业的处理。正好,一会儿有位专门研究这方面的老师将要过来对这块石碑进行处理、拓片,让上边的字迹更清晰地显现出来,到时候就能揭开这块石碑的秘密了。”

等待的时候,刘炳义介绍说,在很早的时候他便听村里的老人说起过这块石碑,石碑的年代老人说不清,只说时间悠久,那块石碑还曾经历过战争的摧残,有些年头了。听老人这么说,自幼喜爱研究历史的刘炳义心里充满了好奇,但苦苦寻找却始终没有找到。没想到村里新建村史馆,向村民征集文物、老物件的时候,这块石碑被一位村民说了出来。

通过村民,刘炳义获知在村东路边庄稼地旁边,有一块半埋入地下的石碑,疑似是刘炳义一直寻找的石碑。得知这一消息刘炳义急忙带领村里的工作人员将其挖出来,移到了村史馆。

“说实话,这块碑在那埋了很长时间了,除了过往的车辆,没人会在意它的存在,一开始大家都以为那是一块墓碑,还很嫌弃。可没想到挖开一看,竟就是那块我一直寻找的功德碑。”刘炳义感慨道。

经简单查看,这块石碑长约1.8米,宽为1.2米,厚度为0.3米。扫去尘土,赫然出现了光绪七年桃月立。刘炳义将石碑上的时间换算成公历,发现应该是在1881年立的,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他立即拍照发给文史爱好者闫玉新老师,请他解读。闫老师发回消息说,这是石家村民重修关帝庙和龙泉河桥的功德碑,是研究清朝镇村史不可多得的文物,要好好保护。

说话间,闫老师到了村史馆,车刚停稳,闫老师便赶忙下了车上前来查看这块石碑。“嗯,不错是光绪七年桃月立,有年头了。”说着便拿出工具,开始清理起石碑上的土。

“现在石碑上泥土太多了,你看字形都被泥填满,难以分辨,我们得先清理干净这些泥土,让字形显现出来才能进行下一步。”闫老师说道。

剔刷泥土、刷清水、蒙宣纸、固定静置,直至纸张稍干。再用包上棉布的小木锤轻敲纸面,把石碑上字迹的字口打下去。最后用拓包蘸取适量的墨汁,轻轻扑打湿宣纸,待宣纸、墨汁干透后,移去四角固定,就拓好了。闫老师精细的手法引来了村民的围观,大家纷纷好奇观看。

闫老师拿着取下来的石碑拓片仔细查看后告诉记者:“ 这块石碑初步的看了一下,首先它记载的是当时石家村重修关帝庙和龙泉河桥的情形。碑记从石碑中间由上至下分成两部分,右边刻着捐款单位和个人,张高捐钱七千、西河头捐钱七千、孙家庄捐钱七千等等。除捐款外石碑下放刻有建桥、建庙及刻碑工匠名号。其次,这块石碑,它对研究咱石家村,何官镇这一片的村庄历史有非常重要的资料价值。”

闫老师告诉记者,拓片是记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有时候你到一个地方看,但时间紧来不及仔细研究,你把它拓下来,做成拓片,这样就能带回去仔细的研究它的内容,是一种科学记录的好办法。

“接下来,就是对这块石碑进行保护。放在村史馆里,向本村及周边村民免费开放,既研究了我们村的历史又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刘炳义说道。

编辑:成同坤
文章推荐:

精选专题






青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网站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青州新闻网 青州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范公亭路东首广电大厦1楼、2楼

网络信息安全举报电话: 3303015 邮箱 : qznews360@163.com

鲁公网安备 37078102000006号 鲁ICP备1100013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10008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