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来源:青州新闻网     时间: 2018-08-08 10:48:04     


青州新闻网8月8日讯(记者 张润璞 通讯员 张鹏 报道)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是乡村振兴的题中要义,要从完善提升文化设施、挖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入手,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青州市文广新局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实施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强化乡村非遗保护传承,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完善乡村文化设施  大力提升服务效能

市文广新局对照我市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总体水平低及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改什么的现实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就完善乡村文化设施,市文广新局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整合资源,加大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和倾斜力度,加快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实现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全达标;加大资金保障力度落实乡村文化设施运行管理经费,使乡村文化设施物尽其用,推动乡村公共文化与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现市镇图书馆互联互通,开展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对农家书屋出版物进行更新和数字化设备升级,培育打造一批具有较强服务功能的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配齐配全电脑、图书等设施设备;探索在镇级建设部分集影视、书吧、电商平台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增加镇文化中心内涵,带动村级文化发展。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持续丰富文化供给

为深入推进文化惠民,推动公共文化资源重点向乡村倾斜,市文广新局努力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持续办好“文化惠民、服务群众”实事项目,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在建军节、国庆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广泛开展爱党爱国、尊老敬老等主题文艺演出。开展好市民文化节、锣鼓大赛、广场舞大赛、戏曲票友擂台赛、中华优秀传统故事进校园比赛等活动,持续培育乡村特色文化活动品牌。举办群众性书法、绘画、摄影等综合艺术展览活动,让基层群众都能品尝到文化惠民大餐。深入实施“全民阅读直通车”工程,大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广泛开展“书香社会助推乡村振兴”送书下乡服务活动;实施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按照一村一月一场电影要求,为农村群众放映优质电影,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提高乡村文明程度

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保留着许多农耕文明的基因,要深入发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加强支持、宣传和引导,采取多种形式,鼓励社会资源向传承农耕文化产业投入,让乡村文化展现出时代风采。市文广新局保护和发展有地方特色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古村落的挖掘普查保护力度,抓好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展示,结合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及乡村记忆工程,建设一批民俗文化展馆。加强国学文化传播,加大乡村“儒学讲堂”建设力度,建设一批儒学讲堂、孝德讲堂,常态化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重视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深入挖掘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扎实开展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支持开展非遗申报、技艺传承、专利申报等工作,推进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传习场所建设,不断拓展各级非遗项目保护性生产,加强与学校、企业的合作,对非遗进行研究、创意开发,把资源转化为产品。设立“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广大乡村广泛传播。规划建设集展演展示、制作体验于一体的非遗研学平台,在中小学开展非遗校园教育传承“薪火工程”,促进农村传统手工艺和民间艺术传承发展。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  培育乡土文化人才

健全完善农村文化人才培训机制,加大对农村文化人才培训力度。深入开展全民艺术公益培训,扩大培训范围及内容,对农村基层文化骨干、乡村文化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培训,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培育乡村非遗传承人,深入开展普查工作,筛选技艺精湛、符合条件的中青年传承人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形成合理梯队,培养高水平工匠队伍。挖掘用好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大力振兴传统工艺,发展乡村文化旅游,通过产业发展让农民脱贫致富,让农民愿意在乡村扎根,吸引城市人才到乡村创业,为乡村振兴积蓄力量。 

编辑:成同坤
文章推荐:

精选专题

  • 兴业银行青州支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扣我市产业发展需求,持续创新服务方式,用金融活水润泽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

  • “这个管道可燃物很容易积聚,造成危险……”在一家化工企业,市应急管理局安全专家在检查时发现企业生产装卸区管道存在安全隐患,当场提出整改要求。

  •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近期,益都街道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对涉爆涉尘等高危行业精准反复检查,多管齐下除隐患,确保企业安全有序运行。






青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网站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青州新闻网 青州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范公亭路东首广电大厦1楼、2楼

网络信息安全举报电话: 3303015 邮箱 : qznews360@163.com

鲁公网安备 37078102000006号 鲁ICP备1100013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10008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