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楼街道精准扶贫结硕果

来源:青州新闻网     时间: 2017-06-28 10:32:47     


青州新闻网6月28日讯(通讯员 刘铠铭  张丹丹 报道)   去年以来,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黄楼街道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方式,创新扶贫模式,围绕“既摘帽子又拔根子,既造血又输血”的工作理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科学谋划、理清思路,因户施策、因人制宜,走出了一条“岗位扶贫+产业扶贫+企业扶贫”的新路子。

公益岗位破困局

天刚蒙蒙亮,家住陈家村的王庆美就早早起床,来到村中的水泥道路上,清扫泥土和杂物。

年已七旬的王庆美虽然腿脚有些不便,但干起活来依然干净利落。王庆美老两口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两人无儿无女,一直靠打零工维持生活,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只能依靠低保维持生活。现在王庆美成为村里的保洁员,有了固定收入,老伴也成了弥河管护队的一员,家里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年收入2000元到月收入近2000元,王庆美老两口的新生活,缘于黄楼街道的公益岗位脱贫政策。 2016年以来,黄楼街道创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开发扶贫、市场承优”的扶贫开发新模式,通过设置村保洁员、弥河和南阳河管护队员等公共服务岗位,为贫困人员解决就业困局,同时,积极与企业沟通协调,企业传达室等岗位首先考虑贫困人员,先后吸纳了像王庆美这样有劳动意愿和劳动能力的40余名贫困户。“通过设置公益岗位,解决了‘特殊家庭’贫困人员的就业困局,既保证每个家庭有一份持续稳定的收入,又能兼顾家庭,照顾病人、残疾人,还能解决街道、村居公益岗位缺岗缺人问题,实现了多赢。 ”黄楼街道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

产业扶贫助造血

走进小马宋村村民王明海的花棚,成片的铜钱草、吊兰等花卉整齐摆放,“从来没想到自己还有这么一天,以前温饱都是问题,现在居然有了自己的花棚,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了。 ”王明海一边侍弄着花草一边说道。

长期以来,因家中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顾,又没有学历、技能,王明海一直没有合适的工作,只能四处打零工维持生活。自街道产业扶贫实施以来,扶贫办积极为王明海想点子、找路子,并协调农商行,为王明海提供了5万元无息贷款,帮助王明海盖起了花棚,搞起了种植。

王明海只是黄楼街道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黄楼街道充分发挥花卉和环保疏浚产业基础好、带动能力强的独特优势,引导贫困群众从事花卉种植或到环保疏浚企业就业,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全街道花卉产业扶持项目由原来的草花种植、盆花繁育等7项,增加为种苗组培、绿植营销、多肉繁殖、花卉电商等20多项,带动800多户群众脱贫增收,同时,多家环保疏浚企业已吸纳26名贫困户家庭成员就业。

企业扶贫拓路径

脱贫攻坚,精准是关键。在摸清贫困户致贫根子后,黄楼街道有针对性地实施帮扶措施,针对一些老弱病残贫困户,充分发挥花卉企业和疏浚企业优势,鼓励辖区内企业和经营主体主动担当社会责任,结合企业用工需求,通过为具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贫困户设立爱心车间、为无劳动能力贫困户设置虚拟岗位等方式,帮助实现脱贫致富。

“我们每年拿出2.4万元,为10名无劳动能力贫困群众设置了虚拟岗位,贫困户不用来上班,每人每月就能领取200元爱心工资。 ”黄楼街道辖区内巨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率先付诸了行动。如今在黄楼街道,已先后有10家企业主动参与帮扶贫困户脱贫工作,累计吸纳具有劳动能力贫困群众50人,爱心救助无劳动能力贫困群众42人,各企业用爱心和行动,切实为精准扶贫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

编辑:
文章推荐:

精选专题






青州新闻网版权所有 网站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青州新闻网 青州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州市范公亭路东首广电大厦1楼、2楼

网络信息安全举报电话: 3303015 邮箱 : qznews360@163.com

鲁公网安备 37078102000006号 鲁ICP备11000130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7120210008

x
x
x
x